1943年6月30日凌晨,新乔治亚岛的海滩上突然亮起一片火光。
美军陆战队员汤姆猫着腰从登陆艇跳下来,一脚踩进齐膝深的海水里。
"这鬼地方比瓜岛还邪门!"他低声咒骂着,子弹已经嗖嗖地从头顶飞过。这场后来被称为"新乔治亚岛绞肉机"的战役,就这样在一片混乱中拉开了序幕。
太平洋战争打到第三个年头,盟军终于开始反攻了。麦克阿瑟那个老烟枪叼着他标志性的玉米芯烟斗,盯着作战地图直乐呵。小日本在瓜岛吃了大亏,现在轮到咱们主动出击了。可谁也没想到,新乔治亚岛这块硬骨头这么难啃。四万美军精锐扑上去,打了整整两个月,最后愣是让九千多小鬼子溜之大吉。
蒙达机场外围的日军工事修得跟铁桶似的。那些碉堡挖进珊瑚礁里足足一米多深,再用水泥浇得结结实实。机枪火力交叉覆盖,连只老鼠都钻不过去。美军弟兄们后来回忆,每往前推进一米,都得拿几条人命去填。有个工兵边用火焰喷射器烧鬼子边骂街,说这哪是打仗,分明是在工地上拆钢筋混凝土。
热带雨林的天气更是个活阎王。白天热得人发昏,晚上暴雨浇下来,战壕里能养鱼。最要命的是那些神出鬼没的日本兵,专挑月黑风高时摸哨。有个叫杰克的机枪手说,那段时间他都不敢合眼,总觉得黑暗里随时会蹦出个端着刺刀的鬼子。后来美军战地记者采访,这哥们儿苦笑着说,打完这仗他宁愿去阿拉斯加挨冻,也不想在这鬼地方多待一分钟。
仗打到八月初,美军总算拿下了蒙达机场。可清点战果时大伙儿傻眼了,说好的九千日军怎么只剩下一地破钢盔?原来狡猾的日本人早趁着夜色,坐着小驳船悄悄溜了。负责拦截的美军只逮住几条小鱼,大部队全跑寇伦班卡拉岛去了。气得哈尔西上将直拍桌子,说这帮小鬼子属耗子的,溜得比兔子还快。
吃一堑长一智,美军后来琢磨出个新招数——蛙跳战术。简单说就是挑软柿子捏,难啃的骨头先晾着。这招可把日本人坑惨了,后来在菲律宾战役里用得那叫一个溜。东条英机在战犯法庭上都承认,这招确实够损,直接要了日本的老命。
海战方面更是精彩。库拉湾那场夜战打得跟好莱坞大片似的,双方军舰在漆黑的海面上玩捉迷藏。美军赫内那号巡洋舰被鱼雷开了瓢,日军的旗舰神通号也被打成马蜂窝。有个幸存的水兵回忆,当时海面上全是燃烧的油污和呼救声,那场面真叫一个惨。
贝拉湾海战美军玩得更花,搞了个双舰队钓鱼战术。先派一队驱逐舰上去撩拨,等日军追出来再让埋伏的第二舰队包饺子。这招直接送三艘日本驱逐舰去见了龙王,八百多鬼子喂了鱼。后来海军学院把这仗当经典案例,说是教科书级的诱敌深入。
仗打完了算总账,美军阵亡一千多,伤了好几千。日本人伤亡过半,可主力还是跑了。要说值不值,前线的老兵会告诉你,打仗从来就没有划算这一说。不过哈尔西将军说得在理,这一仗让小日本明白了,太平洋再也不是他们家的澡盆子。
要说日军为啥能跑掉,原因其实挺简单。美军一开始轻敌,以为能像瓜岛那样轻松拿下。没想到日本人把工事修得这么结实,打起仗来又鬼精鬼精的。再加上美军那会儿蛙跳战术还不熟练,这才让煮熟的鸭子飞了。不过这些经验后来都用在了菲律宾和冲绳,算是交了笔学费。
现在回头看这场仗,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些普通士兵。有个战地记者拍下这样一张照片:暴雨中的美军士兵背着受伤的同伴,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后方走。泥水混着血水,在钢盔上汇成一道道小瀑布。这些二十出头的小伙子,本该在大学里追姑娘,在农场里开拖拉机,却跑到地球另一端的热带丛林里拼命。历史就是这样,大人物们在地图上画个圈,小人物们就得用血肉去填。
本文就是要把社会正能量给宣扬起来,把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给倡导出来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刻进行删除或者修改。
股票10倍杠杆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